- Aug 08 Wed 2007 10:12
缺角的情人節
- Feb 13 Tue 2007 01:21
人從出生的那一刻起,同時也走向死亡‧若盡情活到當活之日,死之不過是退隱而已
最近總算鼓起勇氣,利用星期假日把「一公升的眼淚」電視版全部看完,衛生紙也用了半包,看見一個荳蔻少女為了夢想,勇敢與病魔抗爭,雖然最後還是敗給了病魔,但是看到了她那求生的意志,真是讓人動容,對於這般年紀的我來說,死亡似乎是遙不可及的一件事,但是在生活的壓力下,我開始想著存在的意義,於是死亡就變成必須面對的問題,生與死是分不開的,對死亡與存在意義的關注,是人類生命的最大疑問,但是,我?在如此有限的生命經歷中能想些什麼呢?會不會只是一種空想,甚至是妄想?生命的無常著時令人害怕,自以為所擁有的一切,竟然如此不堪一擊,而生命的侷限更令人多了一份無力感,如何以生命的有限性去追尋無限可能的未來,然而,這是對生命價值的否定嗎?我深深不以為然,哪能把質疑跟挑戰當成否定的答案,沒有這些質疑、挑戰,生命必定黯然無光,投身死亡只是一種懦弱、屈服,我不相信關於生命的答案會出現在死亡的國度,生命的重量只有活過才能體會,或許跑步可以些許模擬,當一步又一步向前邁出,身體的重量落在腳底隨著重心移至腳尖,心跳在耳際響起,感覺到肌肉不斷的收縮、伸張帶來的酸痛感,你會發現這就是生命。
記得在電視上看到一則壽險的廣告,死神與壽險業務員同時到某戶人家拜訪,螢幕上出現的是西方的死神,手拿著鐮刀在獰笑,如果換成牛頭馬面不知道效果會不會更好?死亡帶給我們的感受往往是恐懼的,而不是痛苦的解脫,因為一個人只能「真真正正」死一次,在生命的這一頭的我們儘管翹首盼望,也不會有死人張嘴,跟我們說那裡是個怎樣的世界?死亡是必然的,至少每一個試圖想要打破這個自然界最高法則的人都失敗了,如果死亡是生命旅程的終點,那到達的途徑接近無限多,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獨特的生命之旅,而老化通常代表著旅程接近尾聲,每個人都知道當身體老化到無法負荷這個生命時就會死去,可是死亡證明單上的死因絕對沒有「年老」這項,看到的死因都是某些症狀,如:中風,呼吸衰竭等等....。在西方文明社會中,老化是挺不受歡迎的,說的也是,誰不希望年輕有活力呢?誰不希望青春永駐呢?有太多科技的方法試圖留住青春、驅走老化,當不受歡迎逐漸變成一種排斥或是遺忘時,生命也失去了另一半的意義,原始部落為老人逝去而悲傷,因為這代表智慧的消失,文明社會為新生兒的死亡哀痛,因為他有無限的未來與希望,不同的觀點中有著耐人尋味的價值判斷,遺忘的不只是老化,還有死亡。最近偶然發現一本湯瑪斯‧林區寫的《死亡見證》,書中說的,在文明化的過程中,人把死亡從家中趕出,醫院變成大多數人死亡之地,把排泄物移入屋內,家家戶戶都有抽水馬桶,面對死亡的次數越少,死亡的意義就更形遙遠,村上春樹的《挪威的森林》一書中提到,「死不是生的對立,而是它的一部分。」只有生,沒有死的生命是不完整的,生與死始終相互牽連著,哪天我真的得面對,得接受親人的逝去,可能我又會有不一樣的答案吧!不過我寧可多一點認知,至少可以讓「現在」變得比較清晰,對未來不會茫然。
記得在電視上看到一則壽險的廣告,死神與壽險業務員同時到某戶人家拜訪,螢幕上出現的是西方的死神,手拿著鐮刀在獰笑,如果換成牛頭馬面不知道效果會不會更好?死亡帶給我們的感受往往是恐懼的,而不是痛苦的解脫,因為一個人只能「真真正正」死一次,在生命的這一頭的我們儘管翹首盼望,也不會有死人張嘴,跟我們說那裡是個怎樣的世界?死亡是必然的,至少每一個試圖想要打破這個自然界最高法則的人都失敗了,如果死亡是生命旅程的終點,那到達的途徑接近無限多,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獨特的生命之旅,而老化通常代表著旅程接近尾聲,每個人都知道當身體老化到無法負荷這個生命時就會死去,可是死亡證明單上的死因絕對沒有「年老」這項,看到的死因都是某些症狀,如:中風,呼吸衰竭等等....。在西方文明社會中,老化是挺不受歡迎的,說的也是,誰不希望年輕有活力呢?誰不希望青春永駐呢?有太多科技的方法試圖留住青春、驅走老化,當不受歡迎逐漸變成一種排斥或是遺忘時,生命也失去了另一半的意義,原始部落為老人逝去而悲傷,因為這代表智慧的消失,文明社會為新生兒的死亡哀痛,因為他有無限的未來與希望,不同的觀點中有著耐人尋味的價值判斷,遺忘的不只是老化,還有死亡。最近偶然發現一本湯瑪斯‧林區寫的《死亡見證》,書中說的,在文明化的過程中,人把死亡從家中趕出,醫院變成大多數人死亡之地,把排泄物移入屋內,家家戶戶都有抽水馬桶,面對死亡的次數越少,死亡的意義就更形遙遠,村上春樹的《挪威的森林》一書中提到,「死不是生的對立,而是它的一部分。」只有生,沒有死的生命是不完整的,生與死始終相互牽連著,哪天我真的得面對,得接受親人的逝去,可能我又會有不一樣的答案吧!不過我寧可多一點認知,至少可以讓「現在」變得比較清晰,對未來不會茫然。